算法笔记-图的搜索

社交网络中,有一个六度分割理论,就是你跟世界任何一个人间隔的关系不会超过六度,也就是通过六步就能将你跟另一个陌生人连接起来。

对应到社交好友中,你的好友就是你的一度连接,你的好友的好友就是你的二度连接,你的好友的好友的好友就是你的三度连接。

对应用图存储的社交关系,找到你的一度二度三度好友就是在图中找到搜索相关的顶点。这就运用到图的搜索算法: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。

图结构的代码实现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public class Graph {

private int v; // 顶点的个数
private LinkedList<Integer> adj[]; // 邻接表:数组中的元素是链表

/**
* 初始化图结构
* @param v
*/
public Graph(int v) {
this.v = v;
adj = new LinkedList[v];
for (int i = 0; i < v; ++i) {
adj[i] = new LinkedList<>();
}
}

/**
* 构建图中顶点的关系,
* 该结构实现的是无向图,
* 所以需要给两个顶点的链表中都存储对方
* @param s
* @param t
*/
public void addEdge(int s, int t) {
adj[s].add(t);
adj[t].add(s);
}
}

上述代码中,初始化图的时候,构建一个以顶点个数为长度的数组,同时初始化数组中的元素都是链表。

广度优先搜索

广度优先搜索简称 BFS,是一种地毯式搜索算法。对给定顶点,先搜索与之关联的顶点,然后搜索与之关联顶点相关联的顶点,直至最后搜索到需要查找的顶点。图例如下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代码实现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/**
* 广度优先搜索
* @param s
* @param t
*/
public void bfs(int s, int t) {
//开始顶点和结束顶点是一个顶点
if (s == t){
return;
}
//记录访问过的顶点,访问过用 true 表示
boolean[] visited = new boolean[v];
visited[s] = true;
//待访问顶点的队列,先加入开始顶点
Queue<Integer> queue = new LinkedList<>();
queue.add(s);
//记录每个顶点是通过哪一个顶点访问过来的,
//如果该顶点被访问了,数组中存储上一个顶点的下标,否则存储-1
int[] prev = new int[v];
for (int i = 0; i < v; ++i) {
prev[i] = -1;
}
//循环队列
while (queue.size() != 0) {
//出列
int w = queue.poll();
//遍历与该顶点关联的顶点
for (int i = 0; i < adj[w].size(); ++i) {
//获取下标
int q = adj[w].get(i);
//判断该顶点是否被访问
if (!visited[q]) {
//记录该顶点是被下标 w 的顶点访问过来的
prev[q] = w;
if (q == t) {
//输出路径
print(prev, s, t);
return;
}
//记录顶点被访问
visited[q] = true;
//入列
queue.add(q);
}
}
}
}

/**
* 由于 pre 中记录的是访问该下标顶点的顶点下标,
* 所以路径是一个逆向过程,需要利用递归找到完整的路径
* @param prev
* @param s
* @param t
*/
private void print(int[] prev, int s, int t) { // 递归打印 s->t 的路径
//不是开始节点,并且该节点被访问
if (prev[t] != -1 && t != s) {
print(prev, s, prev[t]);
}
System.out.print(t + " ");
}

代码中有着详细的注释,额外再补充以下几点:visited 用来判断该顶点是否被访问过,queue 中存储需要访问的顶点,prev 中存储连接到顶点的上个顶点下标。

代码执行过程示例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广度优先搜索中时间复杂度:从 s 顶点到 t 顶点 ,每个顶点都会被访问一次,每条边也会被访问一次。假如有 n 个顶点,边数最多为 n - 1,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(n)。visited,queue,prev 的内存不会超过 n,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(n)。

深度优先搜索

深度优先搜索,简称 DFS。

类似于走迷宫,在迷宫中遇到分叉路口,选择其中一条路走下去。如果走不通,则返回选择另外一条路,直至最后走出迷宫。

对于图,从开始顶点选择一条边访问另外一个顶点,如果该顶点后续没有边可选择,则原路返回,选择另一条边走,直至访问到要访问的顶点。

代码实现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// 标识变量 ture 停止搜索
boolean found = false; // 全局变量或者类成员变量

public void dfs(int s, int t) {
found = false;
// 初始化被访问数组
boolean[] visited = new boolean[v];
// 记录每个顶点是通过哪一个顶点访问过来的,
// 如果该顶点被访问了,数组中存储上一个顶点的下标,否则存储-1
int[] prev = new int[v];
for (int i = 0; i < v; ++i) {
prev[i] = -1;
}
// 调用深度优选搜索
recurDfs(s, t, visited, prev);
// 输出路径
print(prev, s, t);
}

/**
*
* @param w
* @param t
* @param visited
* @param prev
*/
private void recurDfs(int w, int t, boolean[] visited, int[] prev) {
//判断是否搜索到顶点
if (found == true){
return;
}
// 下标 w 对应的顶点标记被访问
visited[w] = true;
// 找到要搜索的顶点,found 赋值为 true 结束递归
if (w == t) {
found = true;
return;
}
for (int i = 0; i < adj[w].size(); ++i) {
//获取下标 q 关联的顶点
int q = adj[w].get(i);
//判断是否被访问过
if (!visited[q]) {
//标记访问
prev[q] = w;
//从顶点 q 搜索顶点 t
recurDfs(q, t, visited, prev);
}
}
}

/**
* 由于 pre 中记录的是访问该下标顶点的顶点下标, 所以路径是一个逆向过程,需要利用递归找到完整的路径
*
* @param prev
* @param s
* @param t
*/
private void print(int[] prev, int s, int t) { // 递归打印 s->t 的路径
// 不是开始节点,并且该节点被访问
if (prev[t] != -1 && t != s) {
print(prev, s, prev[t]);
}
System.out.print(t + " ");
}

代码运行图例如下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深度优先搜索的时间复杂度跟访问边的次数相关,每条边最多被访问两次,一次是正常访问,一次是返回。所以时间复杂度也是 O(n),空间复杂度分析与广度优先搜索一样,都是 O(n)。深度优先搜索采用的是回溯思想,利用递归实现的搜索算法。

总结

本文创作灵感来源于 极客时间 王争老师的《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》课程,通过课后反思以及借鉴各位学友的发言总结,现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架构,以便日后温故知新,查漏补缺。

初入算法学习,必是步履蹒跚,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。看不懂别慌,也别忙着总结,先读五遍文章先,无他,唯手熟尔~
与诸君共勉

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